本科教育

当前位置 : 

师范学院关于制订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18-11-16

教学大纲是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任务、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要求。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选用和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课程评估、教学检查的重要制度性文本。目前,嘉兴学院2018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基本定稿,为保障课程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教务处已启动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现将师范学院接下来的具体要求和工作进行安排。

一、制订范围

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定稿的全部课程。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新时代要求,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为核心,落实OBE教育教学理念,反映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融入学科建设、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在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教学和“课程思政”育人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三、编写原则

1. 一致性原则。课程教学大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力求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能力导向原则。课程教学大纲应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坚持贯彻课内学习和课外训练有效结合,突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 突出应用原则。课程教学大纲要围绕专业能力目标,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梯度模式进行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实现与企业用人相衔接,共同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4. 规范性原则。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纲目清晰,语义明确,术语定义准确,叙述要语言流畅、文字清楚,避免出现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述,以增强大纲的可操作性。

5.贯彻“课程思政”育人原则。课程教学大纲要挖掘蕴含在课程知识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6.目标达成原则。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规定出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要求,课程的任务要求要能够支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达成。

四、编写要求

1.全面对接上级部门的相关规范性要求。制订课程教学大纲时应参考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其他规范;纳入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应对接专业认证标准;教育部有统一课程标准的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应依据该课程标准进行编制。

2.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既要以学科体系为基础,保持学科、专业的基本逻辑系统,保证相关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要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联系和配合;要根据课程目标和课时量,精简、整合教学内容,减少与其他课程的简单重复,使深度、广度、难度符合教学要求;并在继承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将学科建设、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融入新的教学大纲中去,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前瞻性,避免知识点陈旧和老化。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加快推进信息化教学,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胆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全面开展基于网络课程的案例式、探究式、研讨式、翻转课堂和混合式等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4. 探索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在编制教学大纲时,鼓励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综合测试、项目答辩、写论文、调研报告、上机操作、实验测试、产品(作品)设计制作、竞赛等考核方式,注重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推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力争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检测,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考核。

5. 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结合科学育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等育人途径,深入挖掘、提炼、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大纲的适当环节,注意方式方法,把显性与隐性、局部与整体、教师与学生结合,逐步探索,释疑解惑,做到“润物无声”。

6. 注重选用优秀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与参考资料的选用要能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清单;优先选用国家优秀教材、规划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实验教材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

五、制订教学大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学前系和小教系要加强对大纲制订工作的领导,明确落实编写任务和质量要求。具体制订组织工作由各系主任负责,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制订。执笔教师原则上由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担任。

在教学大纲制订过程中,课程组要认真开展研讨,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发扬学术民主,可以参考国家教育部、各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对课程提出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突出应用性特点,体现专业特色。

制订教学大纲应力求文字严谨、意义明确、术语规范,科学使用标点符号和计量单位。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课程学分等应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教学大纲一般应按课程编码编写,每一个课程代码编写一份教学大纲。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必须以统一的格式进行编制。

六、进度安排

1.2月底,学前系、小教系对教学大纲初稿进行论证。电子稿命名:**系理论课程教学大纲(*门);**系实践课程教学大纲(*门)。注意:理论课程,包括随课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课程,包括随课实践、独立实践、集中实践等。凡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实践课时的课程,都要写实践大纲。

2. 3月底学院组织全面开展课程教学大纲的定稿、编制工作。

七、编制说明。

关于通识课程中“课程目标对应的毕业要求”,可以按照各自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进行描述,也可以按照《嘉兴学院关于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性意见》中“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进行对应描述,即:

培养目标1 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目标2 公民素质

培养目标3 人文素养

培养目标4 学习和思维能力

培养目标5 体质和心理

培养目标6 语言能力

附件:

1.理论课程(含实验)教学大纲样式

2.实验(训)、集中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样式

3.单门课程编制参考(另发)

4.旧版课程中英文对照表

5.师范学院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

  • 附件【大纲.rar】已下载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平湖市钟埭街道宏建路888号  (314200)

电话:0573-85235589

传真:0573-83642282

电子邮件:phsfxy@zjxu.du.cn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24 welcometo欢迎光临888集团(CHINA)唯一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33620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9802000391号